跳到主要內容區
 

所長的話

  在我們這個社會裏,「政治」與「常識」幾乎可以完全畫上等號。晚上八點以後,隨便找個有線電視的Call-in瞧瞧,不管是電台的阿狗阿貓,或是電話撥到手痠的觀眾,那個談起政治不是口沫橫飛?如果有人說:「我不懂政治。」他所指的其實也只是那些爾虞我詐的權力遊戲,一旦你問他:「立法委員人數應否減半?」恐怕他的專家嘴臉立刻又要浮現上來了。不僅一般社會大眾如此,我們的政治領袖或多或少也不斷在灌輸我們「政治 只是常識」的觀念。看看國父孫中山先生,學當醫生還得唸個兩三年書,但到大英博物館只閉關半年,便已足夠寫出「三民主義」、「建國大綱」等政治經典,誰說政治難懂?

  政治果真如此膚淺易懂嗎?當然不是!西方政治體制被介紹到東方以 後,中國便長久處於頻繁的災難,箇中原因無非我們的領導人對政治不求甚解,而老百姓也從來不認為讀書有助於政治環境的改善。今天許多人豔羨美國的成功,但 卻很少人注意到,制憲者麥迪遜在兩百多年前便告訴美國民眾,政治絕對是可以深入研究的「科學」;而美國體制的設計者約翰‧亞當斯,在81歲高齡那年,還為了探究政治學理讀了43本書;《獨立宣言》起草人傑弗遜過世時把一生讀過的書捐給圖書館,算算竟有6500本。開國元勳如此好學,難道不正是庇蔭美國兩百年盛世的主要原因?誰說政治只是造勢、揭弊、作秀、以及煽惑人心?看看別人的憲政,再想想我們的六次修憲,難道不正因我們領導人總認為「政治是常識」?如果政治不好只要改革心靈即可,那政治還真的簡單哩!

  在文大政治系,我們希望學生對「政治」這門學識,能懷抱著敬畏、 謙虛的心情。提供同學正確的政治學理與觀念,是系所的責任;但同學若不能嚴肅的對待,師長的教誨恐怕也難以抵擋舉世滔滔的錯誤立論。建立對知識的尊敬與渴求,無疑是開啟一切學問的鑰匙。政治的深奧,其實不在於學理的複雜,而更在於現實世界的多樣性。故而,如何透過政治現象與政治理論的研討,協助學生建立敏銳而正確的邏輯思考能力,也是本系在學程安排上,亟為重視的一項目標。唯有掌握充分的學理知識與正確的邏輯思考,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才有可能克服大千世界的 任何挑戰。由於親身體驗是驗證知識的不二法門,故而系所也希望同學能在課堂的思辯之外,多多參與教室外的活動,孤芳自賞與夜郎自大往往只是一步之遙。

  政治的知識如同語言的學習,唯有不斷的投入並參與互動,知識的吸取才有可能達到「劍人一體」的萃鍊。而也唯有如此,我們才得以窺視政治的堂奧,並在欣賞舞台丑角插科打諢的同時,還能高臥隆中預言天下大勢。